最近,不少使用国际集运的朋友们发现包裹迟迟不到,查询状态却卡在"清关中"一动不动。不仅让人担心:包裹去哪了?为何清关如此缓慢?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清关延误?又该如何规避?今天就来为大家详细解析。
清关延误的五大常见原因
1. 单证问题:最基础的"卡关"重灾区
清关所需的运输信息缺失或不完整是造成延误的首要原因。具体表现在:
商业发票信息不全:未注明货物品名、数量、申报价值、HS编码等核心信息
申报价值偏差:价值过低可能被判定为"低报避税",过高则引发关税争议
缺少必要证明文件:如原产地证明、敏感货物合规证明等
国际快递公司通常会尝试联系发件人补全资料,但若联系无果,包裹可能被退回甚至依法处置。每天可能有数以万计的包裹因单证问题滞留在清关环节。
2. 货物属性:特殊商品的"特殊待遇"
某些货物因品类特殊,需通过海关或商检的额外审核:
敏感货物:食品、药品、电池、液体等需提供卫生检疫证明或特殊许可
仿牌侵权物品:可能因知识产权问题被扣留
受管制产品:如电子产品、医疗器械等需提前备案
这类货物会触发"特殊清关流程",审核周期比普通货物多5-10天,甚至可能被直接没收。
3. 海关查验:随机但不可避免的环节
海关会对进境货物进行随机查验,抽查率通常为5%-15%,旺季或敏感时期可能提升至20%以上。
一旦被抽中,货物需从清关仓库转移至查验场,开箱核对品名、数量、成分等,整个流程需2-5天。如果查验发现问题,延误时间会进一步延长。
4. 政策变化:不可控的外部因素
各国海关政策的调整对快递时效影响较大:
美国:2025年实施T86清关新政,要求所有包裹提供收件人税号,导致纽约口岸清关时间从48小时延长至120小时
欧盟:实施的ICS2预申报规则延长了邮政小包清关时间
沙特阿拉伯:自2025年10月29日起,所有进口货物的装载信息及舱单数据必须通过"FASAH"电子清关平台提前提交
政策变动期间,清关效率往往会明显放缓。例如美国海关因政策变化,导致大批国际快递在清关环节出现混乱。
5. 收件方问题:被忽视的末端环节
收件方的配合度直接影响末端清关效率:
信息错误:收件地址缺少关键信息或电话号码无效
未及时响应:需补充身份证、税号或支付关税时未响应
目的地特殊限制:部分国家要求收件人提供税号才能清关和派送
这类问题会导致货物在清关后滞留,直至补充信息后才能派送,可能延误5-10天。
如何预防清关延误?实用建议来了
发件前准备
确认商品属性:提前了解是否属于敏感货,选择合规运输渠道
准备齐全文件:确保形式发票、运单等信息准确一致
了解目的国政策:特别是对于食品、药品、电池等特殊商品
包装与申报
如实申报价值:提供交易凭证,避免申报价值与实物严重不符
详细描述品名:避免使用笼统词汇如"礼物"或"样品"
分票发货:高价值货物与普货分开,降低抽查风险
后续跟进
实时追踪包裹:状态显示清关异常时,立即联系客服获取具体原因
积极配合:及时提供清关所需文件,如身份证、购物小票等
选择关税支付方式:提前了解并选择便捷的关税支付方式
结语
清关是国际快递的"必经关卡",也是延误概率最高的环节,占比可达所有延误案例的40%以上。随着全球各国海关政策日益收紧,清关环节的合规要求只会越来越严格。最关键的策略是:提前了解、准备充分、如实申报、积极配合。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清关延误,让您的包裹顺利通关,准时送达客户手中。
#清关 #报关 #海关 #国际物流 #国际集运 #外贸 #跨境电商 #跨境物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