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在使用国际集运服务时都有过这样的经历:预估运费不到百元,到付时却变成二百多元。问题通常出在“体积重”这个概念上。事实上,有些声称“只计实重”的集运公司,可能会通过附加费等方式变相增加费用,最终成本可能并不低廉。

1. 三个重量概念,国际集运计价核心

国际集运中的费用计算核心围绕三个重量概念:实重体积重计费重

(1)实重(Actual Weight)是包裹的实际重量,也就是放在秤上称得的重量(通常以公斤或磅为单位)。

(2)体积重(Volumetric Weight)则是根据包裹体积计算出的重量。体积重的计算公式为:长(cm)× 宽(cm)× 高(cm) ÷ 计抛系数 = 体积重(kg)。

(3)计费重(Chargeable Weight)是最终用来计算运费的重量,取实重和体积重中较大者

2. 为什么要区分实重和体积重?

运输工具(尤其是飞机)的载重能力和舱容都有限。如果只按实重收费,轻但占空间的大件货物会让物流公司亏本——它们占用了宝贵舱位却贡献很少的运费收入。

当一个包裹很轻但很大时,它虽然重量不大,却会占用很多运输空间,导致物流公司无法装载更多货物。体积重规则就是为了平衡这种空间与成本关系而制定的行业标准。

为了公平合理地向所有客户收费,并优化运输资源,物流公司引入了体积重的概念。这样既能避免轻泡货物不合理地占用运输空间,也能确保重货的运费合理。

3.计抛系数变化,直接影响运费计算

计抛系数(也称体积重换算因子)的取值直接影响体积重的大小。不同物流渠道的计抛系数不同:空运通常为6000;四大国际快递(DHL、TNT、FedEx、UPS)多采用5000;海运则多为5000或6000。系数越小,体积重越大,运费可能越高。下面实例说明如何计算:

例1:轻泡货
你要寄送一个大型玩具箱到美国,外箱尺寸为80cm × 60cm × 50cm,实重30kg。
体积重 = 80 × 60 × 50 ÷ 6000 = 40kg
体积重 > 实重,计费重按40kg计算。

例2:重货
你要寄送一批书籍,外箱尺寸为40cm × 30cm × 20cm,实重10kg。
体积重 = 40 × 30 × 20 ÷ 6000 = 4kg
实重 > 体积重,计费重按10kg计算。

例3:重泡货
当货物绝对质量比较重,同时体积也比较大时,称为重泡货。其计费重量同样取实重和体积重中的较大值。

4.  “只计实重”陷阱,隐藏费用需警惕

市场上有些集运公司以“只计实重”为卖点吸引客户。这种宣传听起来很吸引人,但背后可能隐藏着其他费用。

这些公司可能会收取各类附加费用,如:单件超重费(>30kg加收50-200元)、单件超长费(>1.5m加收50-300元)、特殊通道处理费(运费上浮30%)等。

选择集运公司时,不能只看表面宣传,而要仔细了解其全部收费标准,综合考虑公司的口碑、规模和服务质量后再做决定。

5. 如何节省国际集运运费

要想减少国际集运运费,优化包装是关键。对于衣物、纺织品等蓬松物品,使用真空压缩袋可以大幅减少体积。

(1)精简包装:在确保货物安全的前提下,尽量使用尺寸合适的包装箱,避免“过度包装”。多余的空间不仅增加体积重,还需要更多填充物。

(2)考虑分箱对于体积大且重的“重泡货”,有时分箱发货可能更划算。可以咨询物流客服,模拟计算不同分箱方案的运费。

(3)选择合适渠道不同的物流渠道对体积重的计算系数或优惠政策可能略有差异。发货前可以多比较。

(4)了解特殊政策有些物流公司对特定商品(如服装)有“疏松材料”压缩服务,或提供“分泡”等优惠,发货前可详细咨询。

(5)提前规划如果货物不急需,可以选择海运等时效较慢但单价更低的运输方式,海运通常更倾向于按实际体积(立方米)计算,对大体积货物可能更友好。

国际集运时,提前测量好包裹的长宽高和重量,自己先用公式算一下体积重,再和实重比较,就能提前预估出计费重,做到心中有数。合理包装,聪明寄送,才能让国际集运更省钱、更高效。下次寄送包裹前,不妨先计算一下,做个精明的消费者。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