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上海港(中国)
创立时间:1842年(近代开埠)
停靠船公司:马士基、中远海运、地中海航运、达飞轮船等,覆盖近350条国际航线
主要航线:亚欧干线、跨太平洋航线、亚洲内部贸易线,水水中转比例达60%
年吞吐量:5,150.6万TEU)
日吞吐量:约14.11万TEU
堆场容量:超5,000万TEU(洋山四期自动化码头主导)
主要货物:电子产品(手机/电脑)、机械设备、纺织品;国际中转箱占比20%
地位描述:
全球首个突破5,000万标箱的港口,连续15年蝉联榜首。拥有全球最大自动化码头(洋山四期),作业效率达传统码头213%。依托长江经济带腹地,承担中国40%外贸货物,海铁联运量同比增40%。被世界银行评为全球最佳集装箱港口
2. 新加坡港(新加坡)
创立时间:1819年(殖民贸易站起源)
停靠船公司:长荣海运、海洋网联(ONE)、达飞轮船,连接全球600多个港口
主要航线:欧亚转运线、印度洋-太平洋枢纽,90%为中转箱
年吞吐量:4,112.4万TEU
日吞吐量:约11.27万TEU
堆场容量:超5,000万TEU(大士港扩建中,2040年目标6,500万TEU)
主要货物:转运电子产品、消费品;船用燃料加注量全球第一(LNG/甲醇超100万吨)
地位描述:
全球最大转运中心,扼守马六甲海峡战略要道。红海危机期间启用大士港新泊位缓解拥堵,数字化调度系统降低船舶等待时间30%。自由港政策吸引国际航运联盟,替代燃料加注量占全球20%
3. 宁波舟山港(中国)
创立时间:唐代(7世纪,古代贸易港)
停靠船公司:海洋联盟、THE联盟等,航线超300条
主要航线:大宗散货干线(铁矿石/原油)、中日韩近洋线、跨境电商航线
年吞吐量:3,930万TEU
日吞吐量:约10.77万TEU
堆场容量:超4,000万TEU(梅山港区双“千万箱级”码头)
主要货物:铁矿石(全球最大中转基地)、原油、煤炭;跨境电商日用品占增量35%
地位描述:
增量全球第一(2024年+400万TEU),货物总吞吐量13.77亿吨连续16年世界首位。海铁联运量超180万TEU,服务“一带一路”陆海联动。鼠浪湖码头为全球唯一40万吨级矿石自动化泊泊位
4. 深圳港(中国)
创立时间:1980年(经济特区同步建设)
停靠船公司:以星航运、赫伯罗特,专注跨境电商快线
主要航线:美西直航、东南亚电商专线、珠三角驳运网络
年吞吐量:3,338万TEU
日吞吐量:约9.14万TEU
堆场容量:超3,500万TEU(盐田自动化码头主导)
主要货物:外贸“新三样”(新能源车、锂电池、太阳能板);电子产品(华为/比亚迪供应链)
地位描述:
增速领跑全球(11.78%),盐田自动化码头效率提升30%。珠三角制造业核心出口枢纽,华南跨境电商占比全国35%。2024年扭转下滑趋势,新能源产品出口激增25%
5. 青岛港(中国)
创立时间:1892年(德占时期开埠)
停靠船公司:达飞轮船、中远海运,北方航线主力
主要航线:东北亚能源线、中韩自贸快线、冷链物流专线
年吞吐量:3,087万TEU
日吞吐量:约8.46万TEU
堆场容量:超3,000万TEU(董家口港区智能堆场)
主要货物:原油(北方最大接卸港)、冷链水产、铁矿石
地位描述:
中国北方第一大港,首创智能空轨集疏运系统,减少碳排放30%。全球首个40万吨矿船直靠码头,服务东北亚能源贸易。中韩自贸区核心节点,冷链物流时效领先东亚
6. 广州港(中国)
创立时间:秦汉时期(公元前2世纪,海上丝路起点)
停靠船公司:马士基、地中海航运,珠三角驳运网络
主要航线:非洲/中东滚装船线、内河驳运网、RCEP区域航线
年吞吐量:2,607万TEU
日吞吐量:约7.14万TEU
堆场容量:超2,600万TEU(南沙港区深水泊位)
主要货物:汽车(年吞吐160万辆)、粮食、光伏组件
地位描述:
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起点,珠三角核心门户。内河航运覆盖华南6省,外贸“新三样”出口占比超50%。南沙汽车码头为亚洲最大滚装船基地
7. 釜山港(韩国)
创立时间:1876年(近代通商港)
停靠船公司:现代商船、森罗商船,东北亚中转线
主要航线:中日俄三角航线、跨太平洋支线
年吞吐量:2,200万TEU
日吞吐量:约6.03万TEU
堆场容量:超2,500万TEU(新港自动化码头)
主要货物:汽车零部件、消费电子产品;中国货源占增量90%
地位描述:
东北亚最大转运中心,受中国港口竞争增速放缓。推动数字孪生港口系统,新港自动化码头降低滞港时间20%。连接中日俄贸易走廊,但面临巴生港分流挑战
8. 天津港(中国)
创立时间: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开埠)
停靠船公司:中远海运(合作中欧班列“津欧”线)
主要航线:中欧班列海铁联运线、环渤海支线、俄远东航线
年吞吐量:2,329万TEU
日吞吐量:约6.38万TEU
堆场容量:超2,300万TEU(北疆港区智能堆场)
主要货物:煤炭、金属矿石;中欧班列集装箱(年运量超10万TEU)
地位描述:
京津冀协同发展核心枢纽,智能运输机器人(ART)实现全流程自动化。服务雄安新区建设,大宗散货自动化率达80%。中蒙俄经济走廊关键节点
9. 杰贝阿里港(阿联酋)
创立时间:1979年(人工填海建设)
停靠船公司:阿拉伯航运、地中海航运、中远海运
主要航线:欧非中转线、印度次大陆干线、中国汽车出口直航
年吞吐量:1,800万TEU
日吞吐量:约4.93万TEU
堆场容量:超2,000万TEU(深水泊位支持超大型船舶)
主要货物:转口消费品(电子产品/纺织品)、中国汽车(2024年出口量增45%)
地位描述:
中东最大人工深水港,依托杰贝阿里自贸区(Jafza)吸引超5,000家企业。18米水深泊位覆盖欧非航线,2024年新增北部湾港直航,成为“中国制造”出海关键节点
10. 巴生港(马来西亚)
创立时间:1993年(现代转运港)
停靠船公司:海洋网联、太平船务、马士基东南亚支线
主要航线:马六甲转运线、印巴次大陆支线、本地工厂直航
年吞吐量:1,464万TEU(2024年,全球第十,新晋前十)
日吞吐量:约4.01万TEU
堆场容量:超2,000万TEU(西港扩建后目标2,700万TEU)
主要货物:转运箱(60%)、本地出口电子产品(英特尔/特斯拉供应链)、棕榈油
地位描述:
马六甲海峡新兴转运枢纽,取代香港跻身前十。西港扩建计划投资640亿林吉特,2035年产能翻倍。60%业务为中转箱,吸引外资设厂推动进出口均衡发展





